近日,交通运输部、财政部、农业农村部、国家乡村振兴局等4部委联合下发《关于通报表扬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市域突出单位的通知》《关于命名“四好农村路”全国示范县的通知》,对全国40个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市域突出单位予以通报表扬,命名全国153个县(市、区)为“四好农村路”全国示范县,大连市获评首批国家级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,金普新区、普兰店区入选“四好农村路”全国示范县。
近年来,大连市交通运输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按照省委、省政府工作部署和省交通运输厅工作要求,构建五个体系,将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工作与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调整深度融合、统筹部署、重点支持,推动全域“四好农村路”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全局谋划,构建科学建设体系
一是着重构建综合规划体系。将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纳入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,统筹农村产业布局,清晰描绘出“四好农村路”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。二是强化组织领导体系。市委、市政府先后组织召开多次现场调研会议和常务会议,将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作为重点工程来抓。各地区全面落实主体责任,全面掀起建设高潮,市县两级政府推出系统性政策文件,召开高规格推进大会,落实高标准实施计划。三是完善组织管理体系。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、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的实施意见,制定“示范县”“示范乡镇”创建和督导考评等文件,全力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。
二、因地制宜,完善资金保障体系
一是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。每年将农村公路建设、养护、管理资金列入市本级财政预算,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资金渠道,保障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足额及时到位。2014年以来,全市累计投入资金近60亿元,建设通屯油路4140公里,农村公路大中修3200公里,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.4万多公里,共解决了2500余个自然屯、50余万人出行和运输难题。2019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自然屯100%通油路。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养护投资渠道。建立了以市县财政投入为主、乡镇投入为补充的农村公路养护机制,各区市县、乡镇按照规定给予配套。三是出台了示范县、示范乡镇创建激励政策。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的示范县、示范乡镇,在上级给予奖励的基础上,获得国家级、省级示范县分别给予奖励500万元、200万元,获得省级示范乡镇给予奖励50万元,获得市级示范乡镇奖励50万元。截至目前,已发放奖励资金1600万元。
三、多措并举,创新管理运营体系
一是不断深化农村公路体制改革。积极稳妥下放农村公路管理权限,建立健全具有大连特色的农村公路管理保障机制,严格落实县道县管、乡道乡管、村道村管的分级管养责任体系。二是大力推行农村公路“路长制”。全市基本形成县、乡、村三级路长工作体系,将路长制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目标,确保路长制落实到位。三是增加运营管理的科技含量。在庄河市建立了数字交通管理平台,应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,加强非现场执法治理超限运输、地质灾害监控等工作的科技含量,取得良好效果。
四、多方联动,建立融合发展体系
一是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。全市客运线路达到794条,日发班次1万余个,基本形成遍布农村、连接城乡的农村客运网络,农村客运车辆车载定位系统、站亭乡镇覆盖率达到100%,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能。二是畅通物流通道。按照“多点合一、资源共享”模式,健全完善以农村物流枢纽场站为基础,以县、乡、村三级物流节点为支撑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,打造便捷畅通的农村物流通道。三是实现城乡邮政服务均等化。整合交通、农业、邮政、供销资源,深化“交邮合作”“快递下乡”,全市行政村通邮率达到100%,快递网点实现村屯全覆盖,为工业品下乡、农产品进城打通了便捷的运输通道。
五、注重品质,开展示范创建体系
一是树立标杆,典型引路。大力开展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县、示范乡镇创建工作,形成示范引领、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。大连市获评首批国家级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及首批“四好农村路”省级示范市;庄河市、金普新区、普兰店区荣获国家级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县,庄河市、金普新区、普兰店、瓦房店先后获评“四好农村路”省级示范县;庄河大营镇等8个乡镇获评省级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乡镇。二是把农村公路建成放心、品质工程。加强工程全过程管理,注重工程品质建设,在2019年全省农村公路专项质量复查中,大连市农村公路抽查项目合格率达到100%,优良率全省名列前茅。2020年全市打造了6项省级品质工程,庄河市农村公路塔石线品质工程创下两个全省第一。2021年全市1项农村公路工程获评省级品质工程。三是多元化发展,为示范创建添砖加瓦。为更好提高农村公路服务品质,因地制宜地打造了17处集停车、休闲、绿化景观于一体的农村公路综合功能服务站。今年庄河、金普新区对标上海引进世博会景观设计团队,结合自然、人文景观对部分农村公路进行景观设计,使农村公路逐渐成为记录村镇文化的重要载体。